•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旧版链接
28365-365
首 页政务公开文广资讯政策法规党风廉政与时俱进上党文化专题栏目便民服务
  • 政务公开
  • 单位概况领导班子机构职能通知公告信息公开下属单位双公示
  •  
    • 长治市2017年文艺团体经能力测试...2017-12-26
    • 长治·黄石开展示范区区域文化联动活动2017-12-25
    • 我省唯一一家当选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017-12-11
    • 市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暨脱贫攻坚、大...2017-12-06
  •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
  • 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17-9-18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

        长治市文脉绵长,悠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如珍珠一般难以胜数的“非遗”项目:上党堆锦、布艺黎侯虎、铜乐器制作、潞安大鼓……

        近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门设立“非遗”机构--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非遗”保存、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各项工程的实施和宣传,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丰硕,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明显提高。一大批“非遗”文化产品和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9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名;省级“非遗”项目10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74名,省级“非遗”专题博物馆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传习所1个;市级“非遗”项目23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4名,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2个。

        传承关键在创新,在于品牌的打造。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各种展演、展示、展览,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依托长治县天下都城隍祈福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我市在全国赢得较高的知名度;依托潞安鼓书、长子鼓书、襄垣鼓书等曲艺品牌,我市成功申报了第一个“中国曲艺名城”;依托潞安鼓书、上党八音会和长子鼓书等“非遗”品牌,长治县、长子县、黎城县成功申报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长治市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通过发挥“非遗”精彩绝伦的技艺,发扬其厚重隽永的内涵,以特色的方式讲好长治故事。为此,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被评为2016年度市直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首届长治节术节优秀组织奖,被省文化厅确定为山西省文化创意产品省级试点单位,目前又承担着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驻场演出文化部试点的任务。

    【 返回 】

  •  
  • 主办单位:山西省28365-365         晋ICP备08101850号
    办公地址:长治市紫金东街47号     网址:www.beipobao.com